
桂东县融媒体中心9月13日讯(通讯员 宋胡海)桂东县普乐镇东水村集革命人文景观与秀丽自然风光于一体,位于桂东县普乐镇东南部,距桂东县城35公里,与东洛乡、沙田镇毗邻,与堡下村、齐云山村接壤,海拔在500至800米,总面积7.34平方公里,全村20个村民小组,750户2034人,其中党员41人。东水是红四军回师井冈山的休整地、出发地,系全国首批200个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之一,自然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,有朱德旧居、红四军军部、红四军兵工厂、红四军医院和红四军驻军等红四军活动旧址群,是桂东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一环。2021年以来,东水村重点围绕打造红色美丽村庄建设,实施“文农旅”一体化融合发展道路,积极探索农旅融合、文旅融合新路径,发挥红色底蕴之美、自然生态之美、人文特色之美的地方优势,以“文农旅”融合发展创造推动乡村发展“东水经验”,绘就出一幅具东水特色的“红色振兴图”。
汇民意、聚民心,谋定“文农旅”规划布局。东水村经过多番探索,谋定“文农旅”一体化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之路,在实施“文农旅”一体化融合发展中坚持高起点统筹规划、高标准建设打造、高质量管理运营,确保达到“1+1+1>3”的效果。以精细化调研探索“文农旅”规划布局。普乐镇党委组织镇、村干部多次前往汝城沙洲、资兴唐家湾等红色美丽村庄考察学习,最终确定以普乐东水丰富的红色资源和优渥的土地为基础,按照“红色发展、生态优先、以农为本、突出特色”的原则,挖掘红色资源,突出农耕文化,装扮美丽田园,爱护农业生态,鼓励创新创造,推动红色旅游和休闲农业提档升级和快速发展。以精准化需求谋划“文农旅”规划布局。普乐镇党委和东水村党支部通过开展党群连心服务群众“五个到户”,组织党史学习教育和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,召开“乡贤座谈会”、“屋场会”,开展农家夜话,深入群众家中、田间地头,了解群众需求,在征求群众发展意愿的基础上,确定把东水村定位为“红四军回师井冈山的休整地、出发地”的红色发展主题。以战略化高度谋定“文农旅”规划布局。聘请湖南建科园林有限公司围绕红色发展主题对东水“文农旅”一体化融合发展,建设红色美丽村庄项目进行整体规划设计,着力把普乐东水重点打造以党建为引领,让红色景点和乡村休闲农业相互点缀,把东水打造为文化、农业与旅游、教育、健康、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示范村。
抓项目、强产业,推进“文农旅”深度融合。普乐镇东水村致力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,推动“文农旅”融合发展,实现村庄处处有景、步步有景,“文化、农业、旅游”一体化发展已初具规模。坚持项目为王,夯实基础设施建设。2021年6月以来,普乐镇党委结合东水红色美丽村庄建设项目,全面夯实东水基础设施,大力开展红色景观、农业景观、廊道景观等景观建设培育,抓实抓好红色旅游道路和产业道路建设工程,将原有损毁严重的入村道路实施“白改黑”工程,在道路两旁安装了30盏红色文化的路灯,新修4.5米宽的红四军医院连接线,将红四军旧址群连接道路加宽至4.5米,新修游步道、产业路2公里,新建旅游停车场1个,为“文农旅”一体化融合发展夯实了基础。坚持发展为要,培育农业产业发展。2022年2月,东水村通过统一土地入社的方式,将红四军旧址群周边可耕作的土地全部统一流转到村级合作社,流转费为600元/亩/年,由合作社统一纳入资金成本和物资供应,资金由村集体和社员入股筹集,在红四军军部前方10亩土地种植牡丹、白芍、麦冬等观赏性药材,红四军兵工厂后方22亩优质稻田试种雪茄,发展红色文化和绿色农业产业的观光旅游。坚持红色为特,打造革命教育基地。结合东水红色资源,挖掘探索红四军在普乐东水的红色故事,对红四军军部、朱德旧居、红四军医院、红四军兵工厂等红四军普乐活动旧址群进行修缮和保护,对周边环境进行美化绿化亮化,邀请党校专家设计党课,着力把东水村打造为红色教育培训基地,全面激活“红色引擎”,做优东水红色旅游,实现“文农旅”深度融合。
讲文明、树新风,激活“文农旅”精神引擎。普乐镇党委坚持以红色铸魂,发挥德治教化作用,培育出东水文明新风,并将村庄管理、乡风文明等各方面融入旅游,为推动“文农旅”赋能精神引擎。铸魂立德。围绕红四军在东水发生的历史革命故事,邀请党史方面的专家对东水红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进行规划设计,收集整理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和红四军在普乐东水驻军时办兵工厂、给群众看病、建立苏维埃政府、成立党支部等事迹,编制《红色东水》书籍。深化村民爱国主义教育,开展红四军故事党课10余场次,参与党员、村民1000余人次,坚持做到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、用理想信念立根固本,让红色基因薪火相传。遵规立行。严格按照市委、市政府最新要求审批村民建房,建房规划先行,引导集中建设,杜绝新占耕地建房。印发《东水村人居环境整治倡议书》700余份,多次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整治,大力拆除60余栋3000余平方米危旧房屋,组织开展“最美清洁户”评选活动和“搞卫生、除垃圾、清杂物、防疫情”等活动,提升群众环境卫生意识,自觉维护村内良好环境。锻脊立根。切实加强对村务员的管理,严格执行村务员绩效考核制度。规范村级工作决策程序,严格按照“四议两公开”程序实施集体经济项目,确保决策民主和决策科学。组建村民理事会、道德评议会、好人协会、治安协会等“四会”,形成民事民议、民事民办、民事民管的自治体系。规范使用“红黑板”,激发群众荣辱观,自觉约束言行,挺起精神脊梁,铸立文明根基,锻造“文农旅”一体化发展精神脊梁。
强党建、育人才,推动“文农旅”跨越发展。东水村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着力点,全力打造“文农旅”融合党建综合体,扎实推进党建工作提档升级,把党建链条延伸到村民生产生活的各领域各环节,促进东水村乡村振兴取得实效。做实党建“虚功”,坚定“文农旅”发展理念信仰。严格落实“三会一课”、“四议两公开”、流动党员“双报一领”等制度,结合党史学习教育,每个季度开展一次专题研讨和集中学习,为党员讲深讲透“文农旅”一体化发展优势及方向,全面提升党员的理论武装,并通过“五个到户”活动,由党员向群众传播“文农旅”发展方针,引导全村一股劲推动“文农旅”跨越发展。练好党建“真功”,编织“文农旅”发展管理网格。规范党建平台,强化五化建设,实施“一网治理”,健全了驻村干部+村两委干部+普通党员、村民组长、村务员网格,将全村750户2034名村民划分5个网格,由村支两委干部担任网格长,承担信息采集、重点人员定期走访、民意收集、矛盾化解、隐患排查、政策宣传等工作,打造联系群众、服务群众的坚强堡垒,确保“文农旅”融合发展神经末梢延伸至全体村民。淬炼党建“硬功”,拓展“文农旅”发展人才队伍。2022年,东水村新发展正式党员1名,预备党员3名,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8名,对无职党员进行了设岗定责,给新入职村干部安排导师帮带,每季度进行一次培训,提升能力水平。加快培育新型农民,积极引导返乡农民工、农村大学生、在外老乡等人才回村创业。积极落实各项政策措施,从政策支持、公共服务、投资环境等各个方面,为“文农旅”一体化发展拓展人才队伍,推动东水乡村振兴高质量跨越发展。
责编:邓艳芳
来源:桂东县融媒体中心
沤江镇竹坑村举行2025年助学奖学活动
县教育系统集中开展驻校保安员秋季培训
王晓科带队赴桂东县调研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工作
县星火志愿者暖心助农
桂东县55名新教师开启职业生涯“第一课”
桂东县一中2025级新生军训火热开训
传承百年校训 凝聚发展合力|蔡富强深入县一中调研时强调
百余银发知青齐聚桂东体验红色之旅和生态康养
下载APP
分享到